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教育部深耕課程

課程設計緣起

        透過建構優質學習環境,規劃在地社會實踐學程,開設駐地學習課程,提供學生直接至實踐場域修讀相關課程,以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等創新模式學習型態,進而透過社區地方知識的挖掘與探索,將所學實際應用,並培養學生關心與認識地方知識、文字書寫與視覺形象的創意與美感,進而檢視學習成效是否符合社會需求,規劃執行大學資源與地方分享,協力運作之進行模式,以達深化在地連結之功效。

深化在地社會實踐課程設計方向概念圖

課程內容

  1. 於花蓮最南端富里鄉的「富里製造農村實驗基地」建置「人文創新社會實踐基地」,將學生帶入社區,進行系列與地方連結之駐地學習密集課程。
  2. 113年度開設2門駐地學習課程及辦理在地實踐田野實察相關課程活動,將學生帶入社區,進行系列與地方連結之駐地學習密集課程,提供學生直接至實踐場域學習之機會。
  1. 華文系張寶云老師112學年度第2學期開設「後山人文走讀」課程,邀請多位講師帶領同學走出校園,認識花東地區的山海之美與地方文史。在課程中,同學們藉由實地踏查,累積對地方的深切認識,而後將所見所感進行創作、發表,對印象深刻的人物、空間進行描寫,也嘗試進行詩的創作。
  2. 諮臨系劉効樺老師113學年第1學期開設「在地療癒」課程,同學透過此課程認識並觀察花蓮在地心理治 療機構之發展樣態,並由授課教師及業師(心理師)進行相關指導,以課程場域觀察與所學之專業提供各式陪伴與療癒方案計畫。
  3. 各系所班辦理田野實察相關課程活動,培養學生關心與認識地方知識,強化學生參與在地實踐之能力。

  1. 期末辦理駐地學習密集課程成果發表,見證學生駐地學習後的蛻變,透過社區地方知識的挖掘與探索,將所學實際應用,關心與認識地方知識、文字書寫與視覺形象的創意與美感,並檢視學習成效是否符合社會需求,以達深化在地連結之功效,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創造花蓮地區產業新氣象。

整體創新作法與亮點特色

       近年高等教育積極營造大學與地方共學共工的場域,鼓吹學生的學習場域不再侷限於校園內,也不再是書本式學習,而是以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等為創新模式學習型態,以認識地方,實踐地方與創造地方為在地社會實踐之目標,讓大學教育真正落實接地氣的實踐意義。本項計畫與在地團體或社區合作,規劃學生透過業師制度的駐地學期課程,進入社區,以社會實踐力與互動將所學實際應用,讓大學課程與地方區域相關特色連結,為花蓮注入新的活力,並給予實質回饋,甚至讓大專人才留在花東。

相關連結

109年度    「地方歷史與文化記錄」課程介紹      故事地圖網頁     葉秀雄老師訪談影片

110年度    「慢城與地方創生」  線上策展網站  1.鳳林 Feng-lin   2.文化鳳林    3.旅人的眼/慢城的店     4.消失地景:林田日本移民墓園    5. 鳳林菸樓空屋探查 大榮一村踏查報告

111年度    「地方志與田野踏查實務」  故事地圖網頁  1.原民小組   2.客家小組  3.眷村小組   成果發表
                  「宗教與在地:新城神社舊址古蹟之活化呈現與實踐」  1.新城天主堂攝影書  2.定格動畫   媒體報導
                  「在地療癒」  媒體報導

112年度     成果海報
                  「宗教與在地:新城神社舊址古蹟之活化呈現與實踐」 媒體報導
                  「在地療癒」  媒體報導

113年度      成果海報
                  「後山人文走讀」 作品集  媒體報導
                  「在地療癒」        113年9-12月進行

瀏覽數  
最後更新日期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