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砂義勇隊史料典藏計畫」即日起開放接受社會各界捐款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曾任臺灣軍司令官的本間雅晴中將,因熟知臺灣原住民在高山野地優越的適應能力及求生技能,在擔任第十四方面軍司令官,負責策畫攻略菲律賓期間,即要求臺灣總督府代為募集原住民從軍,以協助日軍南方作戰。1942年3月,以高砂挺身報國隊之名,組織第一批原住民派赴戰場,其後本間雅晴司令官再將高砂挺身報國隊改名為高砂義勇隊。在戰爭期間,日本陸、海軍共召募9梯次的高砂義勇隊,合計4,129人。 高砂義勇隊多數被派往南方激戰區,包含菲律賓的巴丹半島(Bataan Peninsula)、科雷希多島(Corregidor)、新幾內亞之布干維爾島(Bougainville Island)、荷蘭地雅(Hollandia)、威瓦克(Wewak)、馬當(Madana)、拉包爾(Rabaul)、以及婆羅洲的巴厘巴板(Balikpapan)等地。高砂義勇隊隊員不具備正式軍人身分,屬軍隊內之傭人,是軍屬中最低階的人員,卻在前線擔任比軍人更為重要的前線任務,除了負責糧食及槍彈運輸、工事構築、修橋補路等工作之外,亦投入搜索、偵察、爆破、特勤等第一線戰鬥任務,出色表現在當時日本南方派遣軍中聲名大噪。不過也因為高砂義勇隊身處前線,造成人員慘重傷亡犧牲,至今許多戰亡與傷殘者仍未得到相應的補償或賠償。 高砂義勇隊暨遺族文化協會成立於2000年12月17日,該協會創立之目的即是代為爭取高砂義勇隊成員及其遺族、家屬權利。本批檔案係會長程登山先生生前為高砂義勇隊及少數原住民從軍慰安婦,代向日本政府與臺灣政府申請賠償,四方奔走所搜集而來之資料。 程登山會長於2016年年底去世後,家屬希望檔案原件能妥善保存及充分利用,因此於2017年8月7日,將原置於花蓮縣新城鄉住所(亦即高砂義勇隊暨遺族文化協會會址所在)之全部檔案原件,捐贈國立東華大學,並由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王鴻濬教授著手規劃推動相關研究計畫。
自獲贈史料檔案起,本院即持續推動相關史料整理典藏工作,惟因檔案內容龐雜,資料整編典藏及後續可進一步推動的史料研究工作,亟需人力以及其他資源支持,否則難以為繼。為取得相關資源,本研究計畫自即日起開放接受社會各界捐款。
瀏覽數
最後更新日期
2025-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