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人社院基礎課程「縱目歐亞—空間與人文的對話」系列講座

「縱目歐亞-空間與人文的對話」

Overlooking Eurasia- the Dialogue between Space and Culture

歐亞大陸,歷史上人類文明的核心地域,亦是絲路所遍及之地。在這塊大陸,不同的文明相遇,碰撞,融合,傳播,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當時人們的智慧,文字,隨著海陸傳播,在遙遠的地域生根發芽。

「縱目歐亞-空間與人文的對話」講座課程,是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基礎課程。

提供同學理解歐亞地區的人文歷史和空間文化,從而擴展其全球視野。在這門課程中,同學將得以從縱目的角度出發,放眼遠望,以開闊的視野和全球性的角度,去觀察、分析和理解歐亞地區的不同文化、社會和經濟交流發展,並了解其與全球的關聯。

課程將會介紹發生在歐亞地區重要的歷史事件,以及相應的文化反應和變遷。同學將會學習到運用不同的人文學科的理論、觀點和方法來理解和分析事件和文化。這門課通過專題講座的方式,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帶領,幫助同學更加理解和分析歐亞地區的人文歷史和空間文化,並能從中獲得擴展全球視野的啟示。

本課程由日本Eurasia基金會補助及開設,以及本校【遊覽與圖誌】教師社群支持,邀請了海內外十五位重量級講者介紹歐亞地區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文化反應,帶領同學們用不同的觀點、不同領域切入歐亞地域的歷史及文化事件。

「縱目歐亞-空間與人文的對話」講座課程,課程時間,每週三,14-16。歡迎同學前往聆聽,關注相關消息轉發,詳細資料更新掃描海報qr。

 

本講座由歐亞基金會補助課程

合辦單位: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遊覽與圖誌教師社群、臺灣文化學系、中文學系、歷史學系。請上跨領域自主學習系統報名,系列講座資訊請掃描海報QR。

※報名網址:跨域自主學習活動暨報名系統

2/21(三)簡錦松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四方之眼-歐洲、日本、朝鮮、大明等歐亞四方之人筆下的大運河
2/29(四)鄭俊坤教授(日本明治大學):
                   超越國界的新社群
3/06(三)東英壽教授(九州大学大学院比較社会文化研究院):
                   亞洲的書籍交流史—宋版《歐陽文忠公集》的傳播以及江戶時期歐陽修作品接受與評論
3/13(三)蘇費翔教授(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
                   傳統與創新:宋儒與西方傳教士整理中國思想史的方法
3/20(三)邢義田院士(中央研究院):
                   古代秦漢和羅馬帝國的關係—幾個待解的謎
3/27(三)陳元朋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
                   古藥物和甲骨文:近代歐亞知識的碰撞
4/10(三)佐藤洋治社長(歐亞基金會):
                   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公民與亞洲共同體

4/17(三)郭俊麟副教授(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
                   歐亞地圖史話:從航海探險到戰爭之眼
4/24(三)原友蘭副教授(東海大學景觀系):
                   景觀與景觀的產地,以及養護指南:歐亞視野
5/01(三)愛甲弘志名譽教授(京都女子大學):
                   日本漢詩在東亞漢字文化圈裡的角色-以幕府末期詩僧月性為例
5/08(三)賀喜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走出書齋看歷史:東亞社會的宗族與系譜
5/15(三)戴麗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十九世紀初歐亞之間的自然史資訊流通:以澳門不列顛博物館為例
5/22(三)魏德文社長、台灣古地圖收藏家(南天書局):
                   虛實之間:談古地圖中的臺灣與歐亞關係
5/29(三)李招瑩副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十八世紀歐洲與亞洲的陶瓷交流

6/05(三)李雅瑞教授 (Astrid Lipinsky)維也納大學維也納台灣研究中心 (VCTS)
                   歐洲視角下的台灣—語言/移民/社會

6/19(三)姜允玉教授(
韓國明知大學中文系、東亞細亞研究所所長):
                   
 漢字對朝鮮時期儒家思想紀錄文化的影響

瀏覽數  
最後更新日期
2024-10-24